高岩接天豁岩腹,洞口垂萝荫岩木。岩中有客忘岁年,但见花林果新熟,下有解角初茸之岩鹿。
人世苦炎热,幽谷寒淩肤。寒热不受尔丈夫,偶坐意到羲皇初。
前跪者谁子,捧桃上献何区区。山中宁有仆与奴,将无就学从门徒。
或疑二客沈冥道未至,犹有光气惊岩隅。遂令山鬼敬,寻迹来相揄。
吴生作画如草草,逸气迥出人间少。我披此图中缭绕,世间岂乏此岩谷?
呜呼图中人,以命仙佛纵不足,俯视尘寰真碌碌。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平生怀耿介,磊落向时贤。言笑方同此,行藏付适然。
之官回雁后,别友听莺前。默默看人事,惟应独守玄。
难与时宜合,歧途万转肠。风霜磨骨相,门第掩文章。
作客偏多病,怀才每自伤。宦情萧瑟甚,身外有诗囊。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殊方遇寒食,节物负年华。小雨偏宜柳,轻风未落花。
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
三世诸佛不知有,颠狂普化翻筋斗。狸奴白牯却知有,寒拾相逢开笑口。
野干鸣,师子吼。八两半斤,十升一斗。不从他觅,须还自有。
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
判白批红彩笔忙,玉溪楚雨笑荒唐。楼台弹指分明见,又费词人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