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落月雁飞斜,数亩沙田稻亦花。
路绕曲河十八度,人栖踠石两三家。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闻道花田志粤村,海东喜见雪争繁。春风已过二三月,日永閒庭空闭门。
十年沧海寄萍踪,迢递乡山思万重。
鸟外明河秋一叶,天涯凉月夜千峰。
心知久别魂应断,生事中年梦亦慵。
无限相思何处着,越山仙岛树蒙茸。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梁之山兮,岳岳其砥。石之磐磐,兴云及雨。肤合之施,其谁弗被。
立天之中,君子不匮。天常西亏,地亦东溃。我不尔奠,曷其有位。
大皇时行,大浸时滋。怀贞用敦,君予以几。
隆冬逢异菊,竟日想高人。学泛忘忧物,从更折角巾。
狂吟方就错,兀傲已成真。此意云谁解,浔阳旧有邻。
前哲临流猛拂衣,身违忧患是先几。
非才自合居闲旷,不泛五湖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