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沧海寄萍踪,迢递乡山思万重。
鸟外明河秋一叶,天涯凉月夜千峰。
心知久别魂应断,生事中年梦亦慵。
无限相思何处着,越山仙岛树蒙茸。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多年散木成劳薪,每羡文园卧病身。龙泉太阿知我者,历落钦崎可笑人。
宗国亦忧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无端重下苍生涕,不愿君王问鬼神。
归人哀,哀不极,双墓累累五羊侧。亲颜欲见不可得,梦里相看画中忆。
养儿谓言得儿力,昼锦归来扫荆棘。百金置酒千金庖,散作空山老鸦食。
归人哀,哀不极。
多处添,少处减。家常用度,文不加点。
别院隔尘嚣,高怀未寂寥。绿漪君子竹,红醉美人蕉。
湖海閒心健,朋侪乐事饶。客窗风雨夕,时复梦招邀。
狼星妖燄压威弧,八部群龙护曼殊。朱果在天持剥运,黄花满地祸神都。
入山我自寻青主,望海人谁鉴黑奴?汉德未衰豪杰出,不须重唱鼓咙胡。
若作园丁亦懦夫。忍看蝼蚁赴枯蔬。春风再暖忘贫瘦,野盗方兴恤独孤。
来复去,尔和吾。自应绝酒破樽壶。幸知邀客逢斋日,未有千金敢趁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