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采三秀,清时歌考槃。缅怀长林子,荷衣而鹖冠。
坠露当朝饮,落英为夜餐。清冷上池水,一吸无留残。
嗟尔郢中思,徒劳抱琴弹。唯应褰芳者,可以同岁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几年游宦离乡曲,今日来游会刹宫。玉殿凌云金锁合,龙池浴日锦纹重。
指挥化物三更雨,唤醒尘心五夜钟。愧我尘襟应未涤,何时谈笑御高风。
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
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绕舍方怜喜鹊鸣,临风更听振金声。戆儿远宦趋庭过,善友新篇击钵成。
荒学谩传乌足道,嘉辞借誉一何荣。凤毛池上他年贵,谦晦终难掩道耕。
吾君神武定中朝,丞相勋名冠百僚。汉室兴王推邓禹,唐宗开国任房乔。
江淮草木知名旧,吴越山川辟地遥。好向龙楼扶赤日,便观麟阁近璿霄。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据鞍顾名思义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
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
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
当时二子没於阵,老夫幸免甘无聊。
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
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
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