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此别隔关河,况复新秋一雁过。明日征帆何处泊,断蝉衰柳夕阳多。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云山依旧接清秋,高阁荒榛怅旧游。
二十四桥何处所,西风吹尽白蘋洲。
南岳夫人卷绣帏。披香博士唾冰丝。白门乌夜啼难歇,枉听新歌杨叛儿。
涓涓乱江泉。
绵绵横海烟。
浮生旅昭世。
空事叹华年。
书翰幸闲暇。
我酌子萦弦。
飞镳出荆路。
骛服指秦川。
渭滨富皇居。
鳞馆匝河山。
舆童唱秉椒。
棹女歌采莲。
孚愉鸾阁上。
窈窕凤楹前。
娱生信非谬。
安用求多贤。
素雪留清壁,苍霞对赤城。我来阴壑晚,人说夜灯明。
贝叶无新得,蒲人有旧盟。咄哉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风涛生长处,土地属东隅。树树悬鱼网,村村吹鹧鸪。
酒旗孤屿见,书卷一山无。欲趁鸡豚社,深惭身业儒。
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路边何所有,磊磊青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