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山水佳,扬舲剧欢燕。云光落妓钗,露气侵纨扇。
遂结鲛人居,仍穷水晶殿。微月天际来,澄波静如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先府西征日,高贤进谒时。骅骝神异骨,丹凤羽毛奇。
外计留关决,中朝失表仪。济时才不展,已有令名垂。
瑶林新睹玉为墀,瑞竹双擎待凤枝。共本分岐骈粉节,龟趺御制有新诗。
襄阳小泊访山公,樽酒心期异代同。江上楚声听不尽,铜鞮争唱月明中。
道人半在城都行,今过稽山上禹陵。身载瞿塘雪后水,手拖蒟酱国中藤。
稍谈鹿乘延卑品,欲拔鸡群亦上升。近日嵇康知不免,懒将消息问孙登。
九里桥西落照衔,樱桃初熟鸟争qian。
须知美酒乌程到,遥见新塍一片帆。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