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渔樵耕牧四画 其四

耕童生小无所知,惯骑牛背度晴陂。横吹紫竹无宫调,笑杀五陵游侠儿。

荒林野水凉萧瑟,山叶吹霜鸟边落。信陵坟上草青青,几见残碑砺牛角。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三旬行万里,奏使旧能任。驿路无淹骑,秋风有报音。

迟留关厄数,速免或他侵。死地寰中满,为忧岂独今。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

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

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

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不其山头月将午,交门沉沉夜击鼓。博山火爇凝绛烟,霓旌

万柳堤边住,挑云过艾东。

未应为计左,轻去犯诗穷。

双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

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红。

忆昔抱长剑,去作东南游。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

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

隐士不可招,援桂聊淹留。赋诗且自乐,斗禄乌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