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贫士裁衣白苧鲜,暂著翻成惜于锦。相逢正乏杖头钱,脱买黄垆对君饮。
胡椒千斛金百斤,谁能长醉瓮头春。但看越人城南松柏里,古坟芜没今坟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廿载欲归归不得,故乡今日得真归。关当分水云犹合,路入中天鸟亦稀。
万壑滩声遥带雨,千峰树色半承晖。连朝曾柰驱驰苦,未卜何年可息机。
越南诸州复召募,滚滚尽赴桃源戍。钲鼓声填沧海鼍,旌旗色闪扶桑树。
欃枪耀芒犯女斗,虎豺也更能咆吼。部伍存亡不可知,捣衣愁杀闺中妇。
天寒野营雪嵯峨,指堕未易亲干戈。几时奏凯标铜柱,愿得将军似伏波。
栩栩寻芳遍绿郊,几丛梅影翅轻捎。红牙有谱依花按,白板无腔信羽敲。
打破冷香风入拍,翻残腻粉月当梢。檀心一点枝间逗,争得莺梭燕剪抛。
片雨下山阿,空庭暮若何。寒催秋过雁,凉入夜舒荷。
草上来青女,池边出素娥。徒传瑶瑟怨,谁为鼓云和。
汉水巴山乐有余,一麾従此首归途。
北园草木凭君问,许我他年作主无。
槐柳依依禁御长,初寒人意自凄凉。
凤城斜日留残照,玉阙浮云结夜霜。
老负渔竿贪国宠,病须樽洒送年光。
归来归带西风冷,衣袖犹沾玉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