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出为苍生,公衮还初无限情。纵有庄周蝴蝶梦,能忘彭祖雉头羹。
丹书进御终毗圣,攲器看来欲诫盈。踵武夔龙都好在,冲皇端拱泰阶平。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两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寒蛬入夜忙催织,戴胜春深苦劝耕。
人若无心济天下,不知虫鸟有何情。
眼过登伽皱面羞,湖山信美为谁留。
开通一办多王老,下泽唯思侣少游,
行役自量非得已,食贫能忍复焉求。
余生至此当知命,壮事虚抛更老谋。
终古不飞去,苍然卧冷云。秋高山露骨,石瘦树盘筋。
宝佛留真相,清泉漾縠纹。胜游怀白傅,千载剩遗文。
日望江云卧草庐,烟波无处觅双鱼。
高僧相见能传语,不写银笺小字书。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