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药烟中静掩门,泮林官暇动行轩。天涯踪迹惭多病,客里心期忆共论。
空馆乱虫孤烛夜,荒原残叶数家村。相逢未久还分别,愁倚秋风独断魂。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宿雨初收变晓凉,宫槐恰得几花黄。鹊传喜语留鞘尾,泉打空山辊鞠场。
已觉云林非俗境,更从衣袖得天香。太平朝野欢娱在,不到莲塘有底忙。
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
滔滔一水会襄流,派接均房密运筹。虚舫设机要吊屈,危樯抵壁暂安刘。
千兵效死旌麾合,一将捐生介冑浮。独溯长桥犹不暝,为持忠节报凝旒。
久悟清都是梦中,未嫌短褐任飞蓬。时情冉冉心如醉,世议纷纷耳欲聋。
会种枌榆依汉社,共谈禾稼续豳风。蹉跎偶负平生约,已复人间岁一终。
襟宇无畦町,乡评有誉言。宦途材智出,名阀典刑存。
未试牛刀手,俄招马鬣魂。有怀尊酒日,挥泪北山昏。
一从南甸别连枝,几度看云泪满颐。昼锦已成槐国梦,春愁空赋草堂诗。
两年为客三千里,一日思家十二时。愿得君王赐骸骨,东风花底叶埙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