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藁令人悲。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