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每当秋熟尚啼饥,况此河乾尘欲飞。买得前村钓溪水,归来典尽箧中衣。

十里八九折,一村三五家。山多易云雨,水迅乏鱼虾。

羹煮鸡㙡脆,花簪龙爪斜。时逢归峒客,恰及宿林鸦。

远过张正见,诗兴自依依。西府军城暮,南庭吏事稀。

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

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

人间饮食未须嫌,归去蓬壶却无吃。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