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女贞成节方全孝。新台岂堪重咏。洁养承颜,投缳矢烈,心似寒泉古井。
慈闻聪请。更小妹幽闲,代开妆镜。就义从容,皭然难滓志先定。
齐芳如此未易,有今年奏谳,祁氏堪并。老悖孤绥,贤媛婺洁。
鸩酒倾杯求暝。淫威更逞。藉霜刀锋铦,洁将强横。
义绝非亲,那容将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