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清明

杜宇啼来欲暮春,忽逢寒食倍沾巾。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

故垄松楸应渐远,异乡风景有谁亲。经过几处堪惆怅,浑是山阳笛里人。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青盖美人回凤带,绣衣男子返云车。

上天一笑浑无事,从此人间乐有余。

别语离离风作恶,羁情滚滚江何尽。石头路滑好一驱,入境迟公提正令。

病已捐蒲酒,寒犹拥絮衣。

形骸元自劣,气候每相违。

人死朝朝有,吾衰事事非。

尫羸存喘息,聊复信天机。

百年半度散材人,虚掷光阴五十春。服政到头赊后望,知非回首愧先民。

鼠虫谁幻浮生梦,牛马凭呼现在身。且看贞元轮甲子,风光又是一番新。

一书驰奏请林皋,旅病经时骨自高。十月霜浓流潦降,怜君空赋广陵涛。

闽海缭虹纵复横,畴堪意气比刘生。第惊鲛室传来泪,多是鸰原痛后声。

老觉断金差有味,病逢埋玉不胜情。交游岂乏钟期耳,莫向人琴恨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