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贡曾稽夏禹篇,汉庭输饷独推贤。遐方已献编民数,大姓应操赋粟权。
千里山河趋魏阙,一帆秋水入吴天。枫墀若听纶音后,归兴西风白雁前。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自失良人,年年不见春。常时折花处,青苔满行路。
即今垂老百事非,箧中惟有嫁时衣。姑终养,子成立,望夫差胜山头石。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清。
最喜须眉摇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马头无限红尘梦,总到阑干曲畔醒。
今夕乃何夕,复与子同携。舟楫更相将,灯烛仍交辉。
念彼旧游地,一落多路岐。欲恸杨朱泣,泪下不可挥。
举首望黄云,太山久已颓。哲人不可作,与子其从谁。
身世真如寄,登临得及时。地高风起急,天迥日沉迟。
绿鬓欺纱帽,黄花照酒卮。不知陶靖节,归去亦何为。
南郭读书西郭田,一竿秋水一湖烟。蛮歌社酒时时醉,不学庞家独跳禅。
浣花溪水何洋洋,绕溪珍木郁苍苍。楼阁瞰流各低昂,湘帘十二卷夕阳。
中有诗人清且扬,芝兰竞秀雁成行。明月为裾云为裳,高谈妙语翰墨香。
依依梦锁春草堂,笔花灿烂生辉光。丽句争传碧琳琅,浣溪风月富锦囊。
松篁敲韵入潇湘,波光云影皆文章。染墨绮靡不可忘,诗情遥共海天长。
诗万卷,酒千觞,吟咏之乐乐未央。但愿人生欢聚永无荒,千秋万岁,合与骚人共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