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方离日本,乞食向中州。沧海无行迹,浮天但法舟。
扶桑孤岛曙,贝叶旧房秋。借问西来意,无言坐石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待时花结果,着力杵磨针。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
晋家藩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
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莫向扬州唱竹西,枯桑海水自相知。
笼中老鹤千年翅,冰下寒蚕五色丝。
官小暂淹山谷驾,庭閒好和老坡诗。
凌风更上丹山顶,应笑人间蚁垤卑。
位乖燮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看。
正是花进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追欢。
城市或嚣炎,在野心不热。意欲施茶汤,行人他处渴。
一生丹穴一岐阳,瑞凤祥凰两颉颃。嶰谷何年谐律吕,高冈初日焕文章。
天留落羽群雏出,人说来仪百鸟翔。不是辽东华表鹤,双归应复五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