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但逐银牌使,何堪记驿程。路迷如欲尽,山转忽通行。
列仗新罗骑,先驱渤海兵。凿空谁计此,曾未及长缨。
男儿跃马锦为衣,顾我生还岂见机。镜里光阴毛发古,樽前朋旧简书稀。
千村积雪和天老,几片閒云与雁飞。上水河豚长一尺,故园何事不思归?
扁舟千里病中行,沤影尘光幻结成。脉望窥星真异事,即且甘带亦多情。
眼前梦任他年醒,身后名从此日争。且索詅痴符一卷,不教人笑橐装轻。
老臣忧国岂求怜,闭户经时独黯然。欲乞閒身三亩宅,曾叨廉吏大官筵。
于人何意同公瑾,过客无心访仲连。积雪门深留命酒,还从函丈贶高篇。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
故将纤纤玉指,偷拈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
巧传心事,别来依旧,孤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古称瑞鹿真奇特,千载为苍始为白。只今牝牡自天成,并毓小麑皆雪色。
斯实吾皇圣德纯,四方八表俱回春。产兹素质表神异,胚胎便觉超凡群。
金精降灵天所锡,百兽珍奇孰能匹。贡来玉陛殊未知,立近瑶台恍难觅。
乃知造化之所为,欲与彩凤同来仪。小臣作歌献丹扆,愿续文王灵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