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别翠微,迢递入城扉。故旧多零落,人烟半是非。
清霜寒使马,落日动军麾。薄莫遥钟起,还寻旧路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莲疏菊未破,野艳独敷荣。
濯水红缨细,铺园步障平。
露寒偏发色,风劲不摧茎。
采掇聊供饵,丹房助气清。
羽衣何蹁跹,悠悠坐林樾。浩歌天地间,清风共明月。
巾舄飘飘五岳游,庭前双鹊噪无休。桥成闻汝天边返,槎到何因汉上留。
走日定巢欢玉树,喜人传信笑金瓯。归期拟醉东篱下,犹及香风一夜秋。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昂藏九秋鹤,悦怿三春柳。宛似谭景升,化书可成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