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对酒

楼前积水映苍苔,卷幔孤云落酒杯。

更尽一樽秋雨外,故山曾有几人回。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后光阴屈指频。兰佩却归纶阁下,
荆枝犹寄楚江滨。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
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

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

流泉不知处,但觉声在耳。稍盘过上方,泉出绕屐齿。

澄潭如洗盆,一泓长见底。曾闻故老传,潭实今寺址。

神龙喜听法,风雨向夕徙。小亭峙其旁,周遭遍桃李。

沾衣湿苍翠,映面半红紫。晴烘午云热,明濯暮霞绮。

山僧汲泉烹,茗碗颇能理。经春未见花,偶乐可忘死。

下岭仰见星,烟昏寺钟起。

河鱼有疾问谁医,掘地通泉作小池。坦腹儿童教偃卧,脐中汨汨纳流澌。

算风光,依稀才过传柑。又取次、韶光媚眼,今朝三月逢三。

映一行、水边粉屧,立几簇、桥上红衫。皂荚园中,丁香树下,春人影落百花潭。

又何处、东风作阵,吹绽碧桃缄。从古是、清明上巳,两好难兼。

恰经过、幽坊小市,衣痕鬓缕廉纤。翠蛾招、流觞巷北,黄莺唤、泼火城南。

艳粉墙头,红香帽底,花枝婉娩碍晴檐。争留住、饧箫戏鼓,准拟待新蟾。

归来晚、梨花院宇,情绪恹恹。

樽酒摇期共细倾,孙郎假道莫贪程。科名虽已追何仅,隐语尤当继子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