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帘空见月昏黄,络纬啼来也断肠。
几度系书君不答,雁飞应不到衡阳。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远遁蓬蒿缘自尊,未能随俗故离群。成心走避城楼火,对面难承郢匠斤。
排抑襟怀唯看鸟,畏评世事但观云。顽痴未解当今事,穷索经书未见文。
所思隔珠江,一苇法流通。高盖低银浪,清谈夺綵虹。
水浮荷气密,风落竹声同。斟酌双兰影,芳馨还令公。
桥有窍,桥有窍,驴不过,
向来一纪登临意,白发颓龄才一至。
阮哭穷途真可笑,孔小天下或如是。
平生历览廓无碍,方称老怀疏不緻。
安能却妆住云霄,更不婆娑下平地。
王师几日定秦邮,诏发奇兵出寿州。
横海楼船通楚甸,羽林旌节渡淮流。
胡笳惨动关山月,戎帐威传草木秋。
闻道鹰扬能奋迅,思归燕将莫夷犹。
赤城吟苦意何如,创得幽斋兴有馀。
日滟水光摇素壁,月移花影过庭除。
端溪石砚宣城管,灵运诗篇逸少书。
便欲此间闲到老,幽深不让子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