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
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
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
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
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
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
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
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
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
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
向无问津者,悲尔后来难。
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陈乳何能贵,烂舌不成珍。空持渝皓齿,非但汗丹唇。
别有无枝实,曾要湛上人。羞比朱樱熟,讵易紫梨津。
莫言蒂中久,当看心里新。微芳虽不足,含咀愿相亲。
絺绤寒不求,纩絮暑不御。当其不切施,弃置若弗顾。
时节忽复及,效用乃如故。冥运不无代,物理岂常遇。
功成互见夺,乘时各有骛。嗟哉团扇姬,怨歌良已误。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
行贪觅句忘吹帽,醉去登高不上楼。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多是远公流。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