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大父远朝京,念尔辞家侍此行。绿酒红亭西上路,白云乡树故关情。
孤帆夜落秦淮水,双阙时闻禁邸莺。莫道重闱今别去,乡人遥待锦衣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寒光满马,忆当年此日,晓趋金阙。涧怨林愁庭院旧,重扫酿春晴雪。
钜野狐鸣,鼎湖龙去,催换红羊劫。停杯未举,酒肠寸寸愁结。
归来绝塞穷边,劳筋暂放,江汉催行客。竖子英雄平等看,嬴得数茎华发。
梦绕中原,诗寻永夜,岁鼓声声歇。朝元旧谱,几人守抱残缺。
汉主西封日,淮阴拜将时。坛场如往日,朝代几迁移。
王气风云歇,雄图日月垂。江山吊故国,谁复见旌旗。
山川流景别,顷刻幻晴空。客骑朝曦远,羁怀野望通。
吹篪流逸响,戴笠有孤踪。朔雪方偕计,能无整旆同。
水南残钟水北清,浮云断处玉钩明。持杯欲饮还看帽,十里春江如镜平。
何许龙蟠雨应求,参天老木古灵湫。
投诚已自刲鹅颈,激怒宁烦掷虎头。
南亩有人朝负耒,绝潢无客夜行舟。
寄言神物须终惠,为挽天河使倒流。
锦里风光分外春,桃花如市趁时新。
鬭风车马香尘里,谁是朱门觅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