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钓鱼矶,青山带夕晖。天边飞鸟绝,浦口一帆归。
花屿鸿声小,蓬窗月色微。叩舷闲独坐,忘却白鸥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二十四考成何事,三古六十长是闲。
古今穷达置勿论,坐看烟云生西山。
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
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
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
从今更不论宾主,一半幽闲已属余。
廉利并攒剑,兀隉侧倚瓮。峄山辱嬴秦,艮岳遗汴宋。
截彼民具瞻,壮哉客难奉。
苦惜年光恋幻身,白头私擅梦边春。儿家酬酒凄然问,可有齐眉耦齿人。
素业年来付子孙,乾坤著此一闲身。遥知独酌西窗下,曾倚东风念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