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钓鱼矶,青山带夕晖。天边飞鸟绝,浦口一帆归。
花屿鸿声小,蓬窗月色微。叩舷闲独坐,忘却白鸥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
读书何处访遗踪,短棹遥牵露苇丛。半亩宫开山四面,三间楼占水当中。
清流祸且同元祐,点将编成数钜公。薄暮渔村一声笛,白蘋红蓼起悲风。
一径入幽园,门墙绕树繁。大夫为地主,公子避人諠。
水竹无尘到,寒花有雪存。辉辉长者后,吾忝亦飞轩。
越王峰下小棠深,秋入三山未暇寻。两造盈庭真与伪,紫玄堂上本无心。
源流活水看鹅湖,诸老曾谈太极图。吃紧辨时非好辨,开端无字岂虚无。
绝弦琴尚遗音响,跃冶金须正范模。学计区区无足问,斯文一脉要人扶。
日影才将一线加,綵毫呵冻染冰葩。直教消尽南枝雪,却向春风看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