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塘夏夕有怀同志

风微池色定,林静藕花香。深树归残鸟,青山敛夕阳。

同心嗟远道,久别隔他乡。世事今如此,何因共举觞。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前贤嗟不及,夫子盖其流。

海内闻诗熟,言间惬意投。

午暄同静庑,暮雪阻高楼。

别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不作山王咏,故闻嵇阮流。

龙渊失珍袭,猿木悔穷投。

子句成江阁,余怀限戍楼。

碧云嗟暮合,黄发诵归休。

开黑暗门,通向上竅。

内外障除,神光独耀。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好诗歌罢乐忘忧,不管浮生岁月遒。忽意莫春曾此坐,独吟时喜鸟相求。

直将民社同儿戏,不蓄干戈不蓄兵。军马不来无别策,只催百姓急脩城。

稍喜川原豁,遥看草树明。

恶滩犹梦怖,平地始身轻。

场圃收遗秉,沟塍劝早耕。

得归万事好,漂泊岂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