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螺江上,青山驿路长。岭云添别恨,关月照行装。
浙水金鳞活,西湖白藕香。羡君从此去,调膳上高堂。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人有贤否,道有废兴。
子如命何,营营震惊。
季孙虽惑,景伯莫平。
师资一言,秩祀亦懲。
天波新绿染成春,波面轻风起细鳞。隔岸鸟声低弄曲,出墙花艳远含嚬。
柳经伤别还多绪,鸥为忘机不避人。三月偷游仙署友,肯思迢递走征轮。
桓将军,军城南。牛将军,军城北。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
江上何人吹玉笛,水浅沙寒龙夜泣。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凉月湿。
丈夫有泪不须洒,我已挂帆君上马。悠悠回首各西东,唯见溪西捕鱼者。
闽关一片月,太行一片云。雁书远寄隔山岳,云飞月明多忆君。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山寒杏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