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东湖里,相携著綵舟。澄明怜水物,浩荡狎沙鸥。
载妓从歌舞,飞觞任去留。绿荷深处月,流影上沧洲。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惨淡轻阴,都养就、朱朱白白。最好是、梨花带雨,海棠映日。暖雾烘成芳草色,娇风分与垂杨力。听红边、翠杪啭清圆,曾相识。春绪乱,还如织。春梦断,还堪觅。看青梅下有,游人啧啧。爱酒正香须满泛,怜花太嫩休轻摘。把领巾、收聚众香浓,凭风立。
炎天无处涤烦心,拂拭苍坐顺茂林。
贪捻吟髭搜好句,不知日转已移阴。
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膏兰孰为消,济治由贤能。王侯厌崇礼,回迹清宪台。
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协心毗圣世,毕力赞康哉。
万般思后行,一失废前功。(《观棋》)
编竹成排作小舟,晴江清沏见鱼游。渔翁懒得持竿钓,却养鸬鹚当钓钩。
夜鹤相催蕙帐眠,归来领略旧山川。
油云捲入双峰顶,收得声名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