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胸中锦绣无人识,閒向东风自吐看。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今古一轮月,分明印碧霄。门门蟾影到,处处桂香飘。
不起眼中晕,何劳指上标。真空浑照破,归去杖头挑。
大地山河不现,虚空冷汗通身。拄杖头边路绝,髑髅眼里抽筋。
风掩蓬门旧宅荒,就中何处最凄凉?停车不见吟红药,驻马惟看种白杨。
栋宇凋残嗟向秀,图书零落感文昌。可怜满箧雕龙赋,未得生前动汉皇。
碧山勾引步如飞,少日知閒古亦稀。只有冯良年颇似,又非曾恼督邮归。
霜余烧短草还青,薪火相催更不停。除却文人消傲骨,惟应醇酒近颓龄。
中年丝竹伤何极,上日莺花醉未醒。可惜风流犹正始,更无风景在新亭。
天柱古名山,形势友利狱。
神人巢其巅,咳唾半天落。
日昼见云旗,清夜闻笙鹤。
花源或流红,仙禽犹捣药。
长歌不可见,清风洒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