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闻笛 其二

谁截湘南管,晴楼午夜吹。数声孤月下,独客断肠时。

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天明汉江上,何处觅桓伊。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依依重依依,不忍生别离。别离巳可悲,况值秋风时。

柳衰不堪折,情苦不堪说。愿妾为小星,君身化明月。

明月贴天飞,小星恒相随。月出星随出,月归星亦归。

莫学秋□妻,相逢不相识。生者固可惭,死者亦何益。

方岳分为五太宗,江南崒嵂祝融峰。

中天自立如皇极,支峤相归若附庸。

湖不多浮为所镇,斗犹小退避其衡。

太高要以卑为德,七十二君休更封。

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

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

风雨岁时熟,古俗今犹存。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

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何以酬清时,努力从田园。

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

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

新晴土膏动,原上春草生。陂塘引涧壑,活活春水鸣。

桑阴悦好鸟,布谷时一声。夜来饱饭牛,朝来从耦耕。

耦耕一畦毕,淡泊心无营。偶然召邻叟,索取壶觞倾。

高谈视天壤,把酒欢平生。面无忧喜色,胸无宠辱情。

始知于陵子,灌园逃公卿。

武昌官柳初飞绵,汉南春水高拍天。鸣钲伐鼓递相和,市楼歌管声喧阗。

夹江城郭半隐见,沈沈万井腾炊烟。夜来月上波浪息,画艇叶叶如秋莲。

红镫照我过江去,远闻黄鹤一笛来飞仙。商妇倚船弄弦索,估客买醉抛金钱。

人间风月几曾见,定与吴会争新妍。壮游十载不到此,远闻一炬焦可怜。

披图令我惨不乐,知子有意归无缘。忆昨金田起妖鸟,烽火远照湘漓间。

一朝燎原势莫止,坐令鄂渚飞腥涎。跨江为梁岂天意,艨艟大舸遭絷牵。

丛台歌舞昼寂寂,荆棘屡变桑麻田。疆场无人貔貅老,毒雾不散龟山颠。

金陵东望亦如此,繁华浩劫真相连。春风汀洲花欲然,碧波芳草纷葱芊。

眼前好景归不得,卧游凝涕独潸然。鲰生三宿心拳拳,亦有梓里遭时艰。

何年置身图画里,一棹径刺潇湘船。

伤春何必问情由,点滴在心俱可愁。若为伤春愁欲绝,馀愁惜取到清秋。

通家人物旧知名,十载相看倍眼明。捧檄君方感毛义,思贤我复到颠闳。

青云未觉流芳远,白发多应别路生。无限羁愁与乡思,并先秋雁过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