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秋光满目,叹种花人逝,花还依旧。闻道花时同剪烛,堂上埙篪叠奏。
玉树孤森,谢池梦杳,往事空回首。清吟抱膝,凄凉滋味消受。
应是对景伤心,霜枝难看,懒醉东篱酒。鸿雁声凄深院寂,坐听苕苕清漏。
赋岂招魂,秋尤动感,泪滴三更后。梧风竹月,小阑干外寒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