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夜来雨,遥岑积鲜云。
山光与潭影,清晖并在君。
佳期发琴兴,念尔鸾鹤群。
何为解萝薜,怅然坐离分。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假饶烈士荐应难,懵底如何善回互。
秋雨成萧瑟,缃桃辱记存。
品高来禁籞,地远想崑崙。
幸有千年实,愁无五石樽。
欲修琼玖报,素手愧空言。
相君朝在大明宫,更出都门送季翁。
行幄少迟车马塞,篮舆才过市廛空。
思当黄阁梧桐月,去趁苍洲芦荻风。
想得故园春酒熟,一尊端不负张公。
江干飞雨暗腾腾,初地花开艳不胜。欲舞自随风力转,似啼犹见眼波澄。
一帘香气凝春雾,五夜霞光对佛镫。惆怅东林高会日,闭门心迹我如僧。
莫损莓苔壁,长留翠倚空。云能供点缀,石自解玲珑。
泉落当窗径,香生渡涧风。楼台杳何许,树影有无中。
北山饶风雪,东山西山多网罗。唯有南山足樵采,其若白额斑文之虎何。
嗟虎胡乃白额而斑文,目为流电飙若奔。低头前告言:“汝虎既为百兽之王,奈何搏噬绝其群。
不见鸟中之凤,饥食竹实,众羽自归尊。神龙变化岂后汝,鱼鳖喣沫相和欣。”
虎对之若不闻,咆哮木叶风纷纷。但欲得汝充虎腹,安用繁辞诉苦辛。
天造万物岂为人,上穷泱旷下沈沦。巧网必遂私其身,况尔同类多相食,虎一食人何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