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鼠去牛来,乾坤转、又迎新岁。蓦回首、百年前事,斑斑血泪。
蓟地宝刀徒抱恨,虎门烈焰翻成罪。莽乾坤、星火怒燎原,焚魑魅。
路曲折,人无悔。遮不住,东流水。喜改革腾飞,扶摇万里。
南海珠还蜃雾散,北辰星灿宏图美。盼和风、甘雨润郊原,山花媚。
西陵归来忽千古,操也何尝称魏武。黄牛峡口不曾来,亦有巴人建祠宇。
巴人日日迎送神,男能唱歌女能舞。一方说是鬼奸雄,血食依凭出巫语。
精灵托汝据荆襄,魂魄何由归邺许。今年偶值申屠君,削吾尊罍彻吾俎。
茫茫穹壤复何之,夜夜荒林怨风雨。无颜可见山阳公,有恨犹思茂陵土。
当时贼汉岂独孤,同日举兵皆可数。高文一落在人间,只得群公诮狂虏。
寄与扶倾济弱人,慎勿欺心背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