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道士

云卧山房秋草青,步虚声断月冥冥。

凄凉行到空坛上,拾得松间旧鹤翎。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炉烟不断腾金兽。香雾入帘波影皱。秋堂锦席艳君仙,不惜绮罗萦舞袖。
昼弦素管春风手,娇妙如花轻似柳。劝君须尽眼中欢,绿酒十分千秋寿。

凌云成而楷遂绝,太极建而书仍存。艺不足以名世,士亦贵于自珍。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而又安能以重望夫人。伟四谏之直声,并翰墨而流芬。

方其作元舅之碑以伸天子之孝,拒佞倖之请而杜亵取之门。

则片言只字之落人间者,世固待之以褚颜之节,而岂复侪之于芝繇之伦。

后二百年珂得而藏其真,是盖不特宝其书而楷模其纵笔之妙思,又将因其字而彷佛其绝世之清尘也。

消寒集第三,重来聚竹屋。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

我到独濡迟,走仆连番速。细雨洒前宵,步行石崅荦。

当门石尤奇,迎我如立鹄。盘飧已罗陈,野味胜鱼肉。

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吾生不善饮,而喜对糟麴。

三爵已酡颜,醉倒不自觉。客持右军书,琳琅重满幅。

惜余已矇眬,家鸡浑野鹜。把烛跋其尾,濡墨沾毫秃。

催诗寺钟声,声声印心曲。诗新句早成,此际淡无欲。

康乐风流鸿雁行,眼中文物敢雌黄。相逢草草来何暮,索去匆匆作底忙。

尚卧东山高谢傅,亦怜白首老冯唐。只应饮酒称名士,不用离骚咏九章。

无心云自在,得意鸟同歌。白骨可人醉,苍生如命何。

渔樵真有道,烟水别传蓑。想见沧溟外,东南月更多。

昔时江令宅,今日段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