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节推存心堂

形妙结元化,虚灵独函中。瀰漫八弦内,廓尔天地同。

以言道自守,了与真源逢。澄明烛万变,百体俱随从。

外视失初性,荡然若乘空。谁应静夜气,复与灵台通。

若人抱月神,日夕怀深衷。常虑爱物浅,思将拯疲癃。

名堂有远意,岂帷昌厥躬。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放怀澹泊省拘持,应物无方自不疑。

我国晏然君莫问,他心通处我为谁。

静无淮浦他年梦,老与庐山宿命期。

到了百年俱任运,世间屈曲自推移。

秋虫呜唧唧,春鸟鸣喈喈。言念瞬息间,时序或睽乖。

感此时物变,悠然兴我怀。佳人岂云远,瞻顾江之涯。

涉江采杜若,携手欲与偕。飘忽杳如梦,愁心难自排。

映阶残雪尚辉光,一笑柴门掩夕阳。屋角梅花争破腊,夜阑消受下风香。

天削三峰挂紫霞,中峰蕊石似莲花。眼前总是金银界,仙窟栖迟即当家。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杖藜偏称紫纶巾,画舫清流处处新。谁向山蹊更回首,竹桥西畔问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