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行者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平生不作有情别,此日河桥泪欲垂。共是异乡愁独往,非关绕树叹无枝。

因君马上临岐句,添我山中静夜思。衰病况兼寒雪重,春来杖屦未须期。

孤烛他乡,正平狂态相违久。持杯在手,咄咄因卮酒。

人是当年,意气应如旧。谋升斗。折臂能否,可似先生柳。

两年江馆得相亲,俄复荷衣染市尘。几度相思更相羡,清风明月属閒人。

杜鹃零落柳藏雅,僧有余闲转《法华》。山下人家春事了,扫门迎接赣州花。

不见长卿已五年,那能半日不相怜。牡丹遂补天南缺,肯写初开寄日边。

叶濯宿露翠,花迎朝日黄。

昔谁封殖此,俨列侍高堂。

达士隐於吏,孰为行与藏。

逍遥玩永日,自无忧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