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本无心去即休,他时何处更同游。可怜施食台前鸟,任是无情也解愁。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
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
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
文章从古天地讐,演起大业难延留。
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
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
充闾佳瑞乐事修。烟霄衮衮殊未休,
整顿乾坤摅壮猷。策勋稷契伊吕周,
请公为酬白玉舟。他年名遂高千秋,
却揖刘阮寻浮邱。
九曲溪头驻晓骖,幔亭峰与碧云参。仙人宴罢风吹袂,客棹歌时月满潭。
綵屋虹桥成寂莫,涧花岩草自
曙色开三径,寒烟抹一洼。閒临玉井水,相对舂陵花。
意喜清含露,姿羞滟带霞。既名君子矣,犹似六郎耶。
江南山尽处,两山如石门。
溪流湍激雪,残日雨犹存。
情深袂怕分,岂不欲辞君。
转柁方乘晓,思山已隔云。
菊当前路见,雁在半江闻。
把盏秋才好,遥怜白鹭群。
古岩灵迹异,故故兀吟鞍。
石溜溅棋湿,松风冱笛寒。
露华僧衲重,曙色佛灯残。
白社开何日,谈经上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