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御风台

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
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

三日触毒暑,衣垢背汗浃。

今旦殊萧然,凉雨吹醉颊。

瘦松无横枝,蠹竹少全叶。

渚莲乃可念,泫泣如放妾。

岂惟人意适,我马亦振鬣。

远村有归人,清溪争晚涉。

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一杖清秋且未归,锦帆先送楚云飞。高风旷世惊青眼,落日遥岑隔翠微。

江国有情人去后,客怀无计雁来稀。王门久负云和曲,此日淮南正可依。

登楼遥望秦宫殿,

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

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归大内中。

河伯经春暂启宫,银潢飞雨一时通。城芜尽湿疑含雾,园柳低垂不受风。

四野年丰占卜史,三坛神听协歌工。儒臣独病空无补,赖有贤劳答圣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