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御风台

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帝宫催夕召,萧瑟雨声来。诏传青笠戴,赐酒殿中回。

谁云素手动朱门,我固知君有道存。

凤历三元胸次具,龙图八卦掌中翻。

悬知地理善之善,正恐天机玄又玄。

借使乾坤权在我,更当有以制乾坤。

睡起东轩下,悠悠春绪长。

爬搔失幽啭,款欠堕危芳。

蛛网留晴絮,蜂房受晚香。

欲寻初断梦,云雾已冥茫。

垂老无筋力,宁非板筑人。居常只谩过,即事始知贫。

海国秋风早,山房夜气新。痴儿解了事,吾坐养吾真。

一棹依然入五湖,数声长笛楚山孤。岳阳楼上高回首,何处长安旧酒徒。

风舞若游龙,雨怒如腾马。稳坐茅斋已泛舟,惯作飘摇者。

书污落灯花,茶冷侵瓯瓦。千顷银波月缀秋,又怅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