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

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

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

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

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

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

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

是时最少年,白晰未有髭。

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

勇于韝上鹰,不啻囊中锥。

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

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

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

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

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

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

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

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

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

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

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

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

况为二千石,所至搔乐嬉。

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

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

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

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

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

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月明风静,问此时谁晓。雪后初开一枝好。爱孤山踪迹,千树横斜,临碧水,十里湖光冷照。

逋仙归去后,依旧黄昏,疏影婷婷为谁妙。望不尽竹篱茅舍人家,断桥边、诗情空老。

任南北枝头暖相催,听玉笛声中,吹来多少。

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鸿鹄羽毛终有志,

素丝琴瑟自谐声。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

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东趣长风沙,移柂取空隙。波头蛰飞雪,幸矣不数刻。

连延百家聚,俯瞰白沙碛。卖饼售虾菜,傍舷忽络绎。

矧闻淮南音,眼中便乡国。田翁颜甚温,村酒酽堪吃。

突兀戎官廨,户柱相映赤。颇喜霜夜眠,更鼓听历历。

神山鳌载栱銮坡,宝炬花灯万树罗。禁漏不闻知夜□,天颜有喜觉春和。

半空嘹亮鸣仙乐,百辟趍锵响

曾经沧海,渺关山,一派秋声秋色。挟得幽并奇气在,不数亭皋木叶。

赤壁拿舟,洞庭飞笛,情想俱通彻。苍茫无际,微词欲托难说。

长忆京国栖迟,旧游多故,有涕凭谁雪。剑胆禅心都未了,对此海天空阔。

太白豪情,东坡逸概,今古几狂客。临流一笑,快哉逢此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