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海上来,落日草根白。长啸登高丘,远望无诸国。
剑水东流霸气寒,台江千树叶声乾。英雄去后遗弓剑,蔓草芳陵那忍看。
我家正在平台北,十载迷魂归不得。几度逢人问故林,碧池细柳今萧索。
少年任侠无所忧,奋身欲向铜龙楼。长安春物忽相弃,终南灞水空悠悠。
青云迢递谁将引,况乃摧残更多病。绿发从教变雪霜,丹心未必随灰烬。
陈君倜傥无世情,读书千卷尚逃名。一门兄弟俱才俊,百岁严君更老成。
感君意气空流俗,贫贱相看情转熟。客舍迎霜已赠衣,山储累月常分粟。
风雨凄凄四月天,孤村芳馆度流年。未投定远佣书笔,羞逐君平卖卜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乾。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渔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宣城重见谢玄晖,只恐斯民不久依。为报圣朝容谏诤,南床虚位待公归。
轮囷万乘器,为有先容根。任笑徒工瑟,何曾解扫门。
敢言三礼重,还自一邱尊。幔亭春色好,暂去坐絪缊。
莲藕抽丝那能长,萤火作灯难久光。薄幸相思无实意,可怜粉蝶与蜂黄。
撚髭袖手耽閒久,岁晚俄闻辂骑催。翁喜为亲负米去,守需监郡及瓜来。
但令岸帻歌司马,莫恋斑衣戏老莱。迂叟有康人所羡,伫看扶对殿中槐。
明河清浅火星移,门掩寒螀转自疑。可是南中为客思,恰如西上献书时。
谩看紫燕腾沙苑,喜逐苍龙出葛陂。谁念潘郎三十后,二毛先爽寸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