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隔珠江,一苇法流通。高盖低银浪,清谈夺綵虹。
水浮荷气密,风落竹声同。斟酌双兰影,芳馨还令公。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多难全高节,时清轸圣君。园茔标石篆,雨露降天文。义激忠贞没,词伤兰蕙焚。国人皆堕泪,王府已铭勋。揭出临新陌,长留对古坟。睿情幽感处,应使九泉闻。
飞来绝顶上,流盼入无垠。国土东南阔,山川今古新。
高楼临白日,平地载青春。直欲蓬莱去,因风问大钧。
登陟穷幽胜,峰西日渐曛。朅来孤岭上,瞥见两湖分。
卧楫思乘月,扶筇更蹑云。梅花偏滞客,晚酌恋清芬。
雨晴新涨落汾黄,绿树风生户牖凉。跋马空怀登远道,闻蝉还喜是吾乡。
离离禾黍东皋近,缈缈云霞北岭长。有酒便堪消暇日,流年不管鬓成霜。
六月望后见秋风,金井先飘一叶桐。便觉人间有凉意,三更月在绛河东。
大明启文运,奎光烛寰区。六经脩治教,四海宗唐虞。
英才育庠序,科贡惟两途。岁时重遴选,济济登天衢。
伟哉高夫子,世业称名儒。穷经务深造,秉志怀远图。
场屋屡弗利,乌兔惊奔趋。楚山隐良璞,沧海遗明珠。
秋来忽充贡,别我游皇都。孤舟舣江曲,情深倒玉壶。
蘋花弄秋水,霜叶飒高梧。执袂忍分手,感时心转孤。
去去勿淹滞,金门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