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行旌入塞垣,回首望君门。汉月牵愁思,边尘惨泪痕。

琵琶霜外曲,羌笛夜中魂。惆怅毡庐下,空闻刺刺言。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长句和平见治音,京华犹记盍朋簪。声传珠履星辰近,影动金莲雨露深。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悬知两地看明月,爱国忧民共此心。

病去身轻试杖藜,满村荞麦正离离。

照溪自叹尚微瘦,趁渡人言殊未衰。

草塞瓶头沽浊酒,花篸笠顶引群儿。

裴回不恨归差晚,正爱青灯映竹篱。

雨后梨花片片残,飞来如露湿阑干。一花一木寻常见,到得离时却耐看。

一回首处一凄然,弱质曾经住两年。呼婢留心检妆盒,莫教人拾旧花钿。

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难把寸光藏暗室,

自持孤影助明时。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春雨绵绵那得霁。闲门无事便宜睡。欹枕静闻檐漏细。

人似醉。一旬虚负寻芳意。

野水茫茫四无际。草堂烟霞迷松桧。满院青苔谁踏碎。

鹤不寐。当阶起舞玄裳丽。

榕阴漠漠俯清泉,泉溜涓涓不计年。未必尘纷败佳思,凭栏得句却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