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登御风台 其二

雁峰晴翠里,台古独登临。沙阜人烟积,山城海戍深。

野云飘杖舄,林吹拂衣襟。仙路无期达,空惊吊古心。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紫荷焦脱燥宫毫,万里边霜扰鬓毛。

不称衰年开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飞蓬转野初无定,疮雁惊弦久未高。

犹有一愁何计奈,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

莲社谈经阅几年,住山活计尽随缘。

衔花百鸟未忘物,露地白牛谁着鞭。

得计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润与寒泉。

他时要伴芸庵隐,竿木逢场不离禅。

楼阁荆榛几变更,登临祗见古人情。当年胜迹无人问,依旧春风草又生。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维古四民,次二曰农。

虽及我私,岂忘于公。

沮溺之徒,始为隐沦。

滔滔不归,乃洁其身。

温温黄生,在彼原畛。

既耕既芸,遂名为隐。

其隐维何,无与于世。

左釐右粥,聊以卒岁。

人亦有言,可仕则仕。

苟非其时,进退由己。

嗟嗟众人,不惟其危。

朝趋夕奔,终蹈祸机。

惟生之为,彼善于斯。

悠悠我心,乐且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