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归去来兮,吾家何在,结茆水际林边。自无人到,门设不须关。
蛮触政争蜗角,荣枯事、不到尊前。应堪叹,清溪流水,东去几时还。
此身何处著,从教容与,木雁之閒。算躬耕陇亩,在我无难。
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醉梦长安。烟波客,新来有约,要买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