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清夜静,喜与故人期。卷幔凉先入,深池影自移。
挑灯闲对酒,扫榻坐联诗。明发天涯别,重来是几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四十年来诗酒徒,一生缘兴滞江湖。不愁世上无人识,唯怕村中没酒沽。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焚鱼酌醴醉尧代,吟向席门聊自娱。
问年逢六六,逆旅自茕茕。白发须臾事,黄金乌有生。
据鞍宁待试,邀笛不辞行。愁绝今宵月,重圆蓟北城。
露坠红莲,烟消翠柳,秋光冷淡如许。苔阶不住鸣蛩,桐阴更吹疏雨。
闲窗香烬,聊题遍、碧笺新句。奈恹恹、瘦却吟肩,添得几多愁绪。
风细细、画栏漫抚。云漠漠、锦书又阻。梦随流水千条,意如乱丝万缕。
凉生枕簟,肠断是、天涯羁旅。怪秋来偏易伤人,何不早将秋去。
仙家例种玉为田,岁岁璚枝贡九天。不道近来鸡犬恶,灵苗踏尽草芊芊。
气象三齐古得名,时登表海最高亭。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邑报有秋期俗阜,守惭无术济民灵。从来狱市并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
不有文章惊海岳,焉将盛事傍蓬薇。伍乔逸兴犹邀我,赛杀高阳酩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