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东风后,壶山夕鸟边。相逢花历历,恨别草芊芊。
细雨延春酌,疏灯耿夜眠。明朝江浦上,何处复怀贤。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鱼沼成吹沫,蛛檐落断丝。盆花半开合,阶草尽离披。
风静凉犹在,云低晓更迟。懒能寻枕簟,好去把锄犁。
悠悠城下水,又与日平西。漫移脚步高,忘却所历低。
奔忙小聚邑,乃有一大溪。栏干莫浪拍,事物久难齐。
望舒生绝巘,我醉马未嘶。停骖且莫上,狭路多涂泥。
千门皆闭夜何央,百忧俱集断人肠。探瑞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
情人逐情虽可恨,复畏边远乏衣裳。已缫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裛衣香。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裲裆双心共一袜,耙复两边作八襊。
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含悲含怨判不死,封情忍思待明年。
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
小斋非岭上,弘景坐相看。
隐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
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
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
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良时率已迈,蟋蟀鸣我床。眷言召亲友,旨酒罗中堂。
东邻饰妖女,南陌招名娼。绡衣随风举,罗袜自飘扬。
秦声被金石,楚曲流宫商。清谈蔚霞烂,妙舞若云翔。
颓阳倏西落,明月出东方。飞轩历层囿,改席临洞房。
华灯吐芳焰,列宿澄清光。齐心怀令德,四坐咸尽觞。
芳辰谅难再,嘉会讵可常。人命一朝尽,奄速如秋霜。
乐哉今日宴,百岁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