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闲乐
泛浮槎,寄生涯,长江万里秋风驾。稚子和烟煮嫩茶,老妻带月包新鲊,醉时闲话。
利名无,宦情疏,彭泽升半微官禄。蠹鱼食残架上书,晓霜荒尽篱边菊,罢官归去。
暮云遮,雁行斜,渔人独钓寒江雪。万木天寒冻欲折,一枝冷艳开清绝,竹篱茅舍。
选知音,日相寻,山间林下官无禁。闲后读书困后吟,醉时睡足醒时饮,不狂图甚。
清晨视园树,槁叶脱梧槚。
邻家馈彘肉,里巷作秋社。
报赛有故常,民欲其敢罢。
勾龙得无羞,土毛旱欲赭。
贫家节□常,素不徼福嘏。
又况禁酒严,罄室覆老瓦。
两男隔邻郡,久未泛归槎。
小儿及二女,嬉戏粗娅姹。
叫啼索梨栗,短裳或露骻。
乃翁老钝极,久困谗口哆。
下体毒痔漏,中脘痼癥瘕。
舂秫裹青箬,杵臼亦旋假。
意以娱幼稚,鲜欢类炙輠。
东墙掘小池,南荣续前厦。
明旦宜鸠匠,窘局笑穷{空工换卦}。
排闷赋此作,鄙俚愧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