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沈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
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怜才独有使君在,频檄诗篇过草垣。
郑应球,字桐君,凤山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凉风吹堕梧桐月,泻水泠泠露华白。
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
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羡君走马踏千山,却笑吟诗不肯闲。
写得清风入嘉句,尽携爽气出云间。
琼台原不在人间,素艳何来绿玉鬟。长见蕊珠宫里雪,只缘地近补陀山。
猿臂当年,志期北出飞狐口。燕云定后。回辔清关右。
一著儒冠,心事成孤负。春归久。垂杨生肘。闲却穿杨手。
自君南亩去,予亦归山阿。故旧半凋谢,相逢醉且歌。
癯因新病后,老觉别年多。耽懒知成癖,生涯奈若何。
飞廉情性独何奢,尽日飘飘遍海涯。肯与雷霆袪号令,惯随霄汉逐烟霞。
渡江惊起千层浪,落圃吹残万树花。任是拂云栖凤竹,却教著处也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