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倬彼见象,於昭于天。
维南有极,离丙之躔。
既明且大,应圣乘乾。
诞受景福,亿万斯年。
常思岭上驻征轺,三日归程觉尚遥。衰疾久悬乡土梦,迂疏无补圣明朝。
石岩雨过云犹湿,海国秋深草未彫。愿得四封无一事,不妨拂枕卧山椒。
闻君直道振纲维,燕狱霜飞六月时。白璧每怜人共弃,黄金不叹旅无资。
怜才圣主原恩贷,许国公卿重论思。谁道羽毛惊弹射,亦从霄汉得差池。
门外芙蓉未肯花,西风弥月露多华。
我来为客如相约,细沼同时十一葩。
风衣何揭揭,有若瓠叶翻。
尘土不远去,白云藏白门。
户外即遥岑,寒香渐出林。增池缘亩阔,疏竹为庭阴。
烟雪裁为句,风泉写入琴。欲知桐性老,火里试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