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已无矰缴患,岂乏稻粱资。
嗈嗈慕俦匹,远集清江湄。中有孤文鹓,翩翩好容仪。
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野田鸱鸮鸟,相妒复相疑。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焉随腐鼠欲,负此云霄期。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执别动经岁,年光挽莫留。壮心今已老,雅志自无求。
白日将诗遣,生涯著醉酬。颓然烟瘴里,一饱更何忧。
香开岩桂露凄清,翠锁晴岚泼眼明。
风度南枝乌鹊啭,月斜西坞玉绳横。
来游十里水云窟,偿我一生邱壑情。
诗句乞君高挂壁,且容鼻息撼盏鸣。
画阁清深碧树中,时闻铁马弄微风。无争岂复论棋势,不饮从谁问酒功。
依栋巢多来燕子,绕门舟惯集渔翁。晴光一片真宜麦,步屧前荣见远峰。
子贵人间有,亲难及盛年。出藩先使节,入从冠经筵。
问政承颜日,归乡属纩前。谁能碑有道,还合传先贤。
玉容光照菱花影,沈沈脸上秋波冷。白雪一声新,雕梁起暗尘。
宝钗摇翡翠,香惹芙蓉醉。携手入鸳衾,谁人知此心。
千山浑一气,拨著即淋漓。静到极深处,閒来行汲时。
僧尝犹待滤,猿挂始能窥。别有真香意,崖边花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