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於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
妖狐莫夸智有余,不劳摇牙咀尔徒。
演法开精舍,焚香谒紫微。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犹看卓锡处,松下玉泉飞。
一声柔橹破空濛,叉手间吟倚短篷。山色送青新雨后,水光摇翠早春中。
伯图从古夸荆国,花事于今忆渚宫。却怪石尤多作恶,乡情应是两人同。
永拟东归把钓丝,将行忽起半心疑。
青云道是不平地,还有平人上得时。
相逢郁水渡,万里独还时。睹面一无语,存心两自知。
人归村暗路,鹊绕月明枝。岂念栖迟意,云山不可期。
金刚百子寸绒排,携向丛林忏始开。梵底波涛生海壁,须根琥珀映鳌腮。
珠遗象罔收非一,棘取猴么鐀尽来。最好可师无臂挂,飘然推下讲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