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晓气如烟,春寒似剪,好梦莺声唤转。一番情思倦恹恹,拂菱花、碧纱窗畔。
画眉人怨。曾酿否、镜中娇面。锁双弯,多少闲愁怨,归来始展。
东风懒。不到天涯,那有鱼和雁。瘦腰无力倚楼台,掠云鬟、怕抬纤腕。
鬓钗斜罥。记当日、花枝轻捻。指尖尖,笑染黛痕深浅。